http://hk.apple.nextmedia.com/template/apple_sub/art_main.php?iss_id=20101220&sec_id=12187386&art_id=14782838
是日放題:收視戶曝光即換 650家庭代表全港
2010年12月20日早排無綫的《巾幗梟雄之義海豪情》大結局、爭視帝視后,令全城熱烘烘。節目完結後,翌日總會傳出收視衝破多少點,鄰台收視又如何慘淡。電視台收視率到底點量度?原來全港只得 650戶家庭有幸成為被調查的收視戶,他們代表了全港 230萬個家庭,咁你我又可以參與嗎?
記者:符樂
攝影:陳盛臣
Model: Katie@STORM Entertainment
記者:符樂
攝影:陳盛臣
Model: Katie@STORM Entertainment
嚴格挑選 名單保密
《巾幗梟雄之義海豪情》大結局,平均收視 44點,同時段亞視播出的《恩雨之聲》只有 0.3點,拉極都唔夠 1點。或許你會問,亞視真的沒人看,連亞視員工甚至老闆也不看?事實上,即使有看亦於事無補,皆因收視只會從固定的收視戶量度。
香港約有 230萬個家庭裝有電視機,能夠成為收視戶的只有 650戶,而現時全港唯一量度電視收視的公司「央視─索福瑞媒介研究」(下稱 CSM),其香港區總經理林立昇表示,收視率是收集了 650戶約 2,000人,每天看電視的數據而得出。這 650戶是經過嚴格挑選,名單保密,只有 CSM知道,所有電視台及廣告商均無法接觸及影響他們,若有收視戶曝光,將會立即撤換,所以收視戶是拒絕讓任何人採訪。換句話說,即使王征下令,全公司回家齊齊睇亞視,對其收視都沒有任何幫助。
香港約有 230萬個家庭裝有電視機,能夠成為收視戶的只有 650戶,而現時全港唯一量度電視收視的公司「央視─索福瑞媒介研究」(下稱 CSM),其香港區總經理林立昇表示,收視率是收集了 650戶約 2,000人,每天看電視的數據而得出。這 650戶是經過嚴格挑選,名單保密,只有 CSM知道,所有電視台及廣告商均無法接觸及影響他們,若有收視戶曝光,將會立即撤換,所以收視戶是拒絕讓任何人採訪。換句話說,即使王征下令,全公司回家齊齊睇亞視,對其收視都沒有任何幫助。
調查準則 國際通用
俗語「一樣米養百樣人」,以現時 1點收視約等於 63,740人運算,用 2,000人反映六百多萬人(只計算 4歲以上人士)看電視的習慣,準確嗎?第一代電視收視調查工作者,人稱 Tim叔叔的吳英儒說:「世界上,是沒有一項調查可保證百分百準確。調查目的旨在最接近地反映事實,雖然這調查不是完全準確無誤,但卻是目前最有效的量度方法,其可信性足以讓業界參考及釐定廣告價格。最準確量度收視的方法,是全港六百多萬人一起量度,還要確保他們如實記錄,分毫不差,但這是不可能的,一方面成本太高,其次,根本無法確保觀眾的誠實度。因此,收視戶的多寡並不是重點,最重要是如何挑選。」
林立昇則說:「我們會將香港的人口比例,按家庭人數、房屋類別及有沒有收費電視,分為 18組。其次,按地區、家庭主要消費者、有沒有數碼電視、職業、性別及年齡等,篩選出收視戶。」篩選的目的,是要令調查覆蓋全港不同類別的人。「調查用上統計學,它是一門精密的科學,我們的調查是按全球電視收視調查準則,是國際認可,外國如英國、西班牙,收視戶比例大約是 1比 4,000戶。相比之下,香港 1比 3,500的比例已較細。」
林立昇則說:「我們會將香港的人口比例,按家庭人數、房屋類別及有沒有收費電視,分為 18組。其次,按地區、家庭主要消費者、有沒有數碼電視、職業、性別及年齡等,篩選出收視戶。」篩選的目的,是要令調查覆蓋全港不同類別的人。「調查用上統計學,它是一門精密的科學,我們的調查是按全球電視收視調查準則,是國際認可,外國如英國、西班牙,收視戶比例大約是 1比 4,000戶。相比之下,香港 1比 3,500的比例已較細。」
培訓懶人 突擊檢查
收視率背後雖然有一套精密的科學作支持,但物件是死的,人是活人。收視戶仍須用人手操作遙控器,方可計算收視。但如何確保收視戶如實記錄,不亂按?林立昇謂:「我們會進行突擊檢查,例如突然致電收視戶,詢問當時收看電視的情況,再與 Meter上的記錄作比較,而脗合度可高達 98%。有些組別如 15-24歲,最常『忘記按』或『懶按』的,我們亦會加以培訓,例如了解他們的困難、灌輸他們按鍵的重要性,若情況持續便會撤換。」 Tim叔叔說:「與八十年代相比,現時的量度方法進步得多。當時的 Meter只會量度收看電視的時間及頻道,誰人收看、看多久便要靠收視戶以日記簿形式記錄,每 15分鐘為一節,若該節曾收看 8分鐘以上便算看過。」
零收視之謎
其實「恩雨之聲」並非零收視,只是因為錄得 0.3點,唔夠整數1,才向外公佈只得 0點收視率。
收視戶不變 成慣性收視
無綫長期高收視,因其有「慣性收視」之利,這已是老掉牙的說法。有網民質疑,收視長期由這 650戶量度,他們的習慣便促成「慣性收視」。林立昇解釋說:「我們每年會做兩次關於人口分佈轉變的研究,再因應不同的轉變而改選收視戶。例如:過去兩年,安裝數碼電視的人數上升,我們便更改了約 20%的收視戶。」雖然林立昇指,一個家庭是否長期任收視戶,將不影響收視之準確度,但他亦坦言基於成本、時間理由,如非必要都不希望經常轉換收視戶。 Tim叔叔認為質疑收視報告的人,往往針對收視戶的數目及更換度,這情況二十多年前已是如此,「但我認為,即使每年變更這 650戶,只要選擇收視戶的方法不變,按照同樣的比例,由全新的 650戶量度出來的結果相信不會有太大分別。」
限家中量度 調查有偏差
收視主要是量度有沒有看電視及看多少,但假如收視戶外出,到酒吧、茶餐廳、朋友家或利用「電視 USB手指」透過電腦收看電視,這樣又計算在內嗎?林立昇說:「現時科技上,是可以做到的,但香港的收視服務合約並沒有這樣要求,因此 CSM並沒有作這樣的統計。」廣告業界知情人士陳先生透露,若連非家中的收看電視習慣都一併記錄,收視報告當然更為準確,但說到底還是錢作怪,收視服務合約為 5年, 3大僱主無綫、亞視及香港廣告商會,分別要付出數以千萬計的費用,但戶外電視多以收費電視台為主,例如麥當勞的 now TV、時代廣場外時常看到的有線新聞台,若一併計算,相信收費電視台的收視會上升,對免費電視台固然不利,如此情況下,無綫、亞視又怎會同意?
弱台唔爭氣 好節目不繼
雖然不少人質疑收視調查的偏差,但電視節目的好壞與宣傳,着實影響收視率。 1999年,《還珠格格》平均收視 17點,第二輯高達 23點收視,佔 51%觀眾,即是看電視的家庭中,有一半人看亞視。再近一點,《百萬富翁》全城哄動,時至今天,唱 K還有這種小遊戲。亞視其實也有不少好節目,只是後繼無人。這兩年,口碑較好的有「亞洲星光大道」,首輯決賽高達 150萬人收看,一連三輯播放,收視連續下降,上星期日的第三輯決賽,連自家高清台也不播,自己不爭氣,叫人如何看好?林立昇表示,影響收視的,最終是節目的吸引性、鄰台的策略及宣傳度,以《巾幗》為例,劇集大結局自然吸引觀眾追看,《恩雨之聲》為常規宣傳性節目,實難以抗衡。《萬千星輝頒獎典禮》 38點對《亞洲小姐》 3.6收視,林立昇直言:「當晚若不是我無意間轉台,都不知道正播放《亞洲小姐》呢!」這正是宣傳的影響性。
無綫新聞跟風變一哥
新聞是亞視的「最終武器」,更創立第一條 24小時免費新聞頻道(於頻道 12播放),可惜一年多後自動結業。無綫跟風開台,連亞視的新聞小花一併接收,同人唔同命,今年更成為一眾新聞台之冠。
2010年 1至 11月,新聞頻道佔觀眾百分比排行:
無綫互動新聞台 1.6%
有線新聞台 1.1%
now財經台 0.6%
now新聞台 0.5%
有線財經資訊台 0.4%
2010年 1至 11月,新聞頻道佔觀眾百分比排行:
無綫互動新聞台 1.6%
有線新聞台 1.1%
now財經台 0.6%
now新聞台 0.5%
有線財經資訊台 0.4%
如何成為收視戶?
收視戶並非人人可以做,必須經由 CSM主動邀請。 CSM每年會做兩次調查,每次發出約 5,000份問卷,成功收回約有 1,800份。從問卷中,可獲得一些家庭的基本資料,再按人口分佈等不同條件,隨機挑選家庭成為收視戶。在得到所有家庭成員同意後, CSM便會上門為每部電視機安裝 People Meter(個人收視記錄儀),家庭每位成員於收看電視節目前後,都要按一下遙控器,收視記錄便會自動透過電話線傳送回 CSM。
採集收視程序
Q&A 收視戶禮物代酬勞
Q:記者 A:林立昇
Q1:可否自薦成為收視戶?
A:不可以,只由 CSM單方面發出邀請。
Q2:任收視戶是否有報酬?
A:收視戶是沒有任何金錢報酬, CSM只有定期送出小禮品作感謝。
Q3:收視戶最長的任期為多少?
A:沒有限定,最高可達 3年。
Q4:用電腦看電視,其收視會否計算在內?
A:不會。只會計算電視的使用。
Q5:電視台有機會接觸收視戶嗎?
A:所有收視戶資料均保密,業界無法得知。
留言